今天是: 投稿邮箱:cnkibianjibu@163.co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ATIGUE

  • 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全文收录期刊
  •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 中国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 中国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 中国龙源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 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

期刊资讯
  • 1
期刊信息
  • 期刊刊名: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ATIGUE
  • 国际刊号ISSN:0142-1123
  • 国内刊号CN:
  • 注:来稿请注明所投期刊《》、姓名、单位、电话
  • 主办单位:ENGLAND
  • 期刊语种:English
录用公告
  • GT25-3829 郑涛 已录用
  • GF25-3291 梁志奇 初审中
  • GD24-4394 王博文 初审中
  • GT25-3875 刘子彤 已录用
  • GT25-8462 姜鸿飞 已录用
  • GT25-2579 巩兰娜 已录用
  • GT25-8253 段秋月 已录用
  • GD25-7214 方运鸿 已录用
  • GT24-3917 龚露 已录用
  • GD24-1829 梁紫蕙 已录用
  • GT25-5123 谢明旭 已录用
  • GD25-4329 将建宏 已录用
  • GD24-5132 温雪晴 初审中
  • GT24-4177 孙斌 已录用
  • GD24-6231 卓鸿晖 已录用
  • GT25-8321 朱建华 初审中
  • GT25-6532 欧阳云泽 已录用
  • GT25-8435 于春桃 已录用
  • GD25-2593 鲁雨珍 已录用
  • GD24-6343 孟和通 初审中
  • GD25-0828 许晴 已录用
  • GT25-6438 岳瑞芝 已录用
  • GD25-0827 薛欣艳 已录用
  • GD24-4229 岳晓翠 初审中
  • GT25-1567 范思敏 已录用
  • GD24-5327 邹冬雪 已录用
  • GD24-5202 曹鹏 初审中
  • GT25-3726 丁晓靖 已录用
  • GT25-1476 舒丽华 已录用
  • GT24-3739 薛燕 已录用
  • GT25-7268 丁晴曦 已录用
  • GD25-3821 张新蕾 已录用
  • GD24-3294 米致 已录用
  • GD24-5347 高阳 已录用
  • GD24-3289 刘秋玉 已录用
  • GD24-2874 舒恩 初审中
  • GD25-3327 祝雪珍 已录用
  • GT25-5187 刘雪梅 初审中
  • GT25-6521 聂和文 已录用
  • GD25-7245 熊书平 已录用
  • GD24-5268 刘嘉富 已录用
  • GD25-7653 朱远 已录用
  • GD24-9348 方华容 已录用
  • GT24-7219 丁碧蓉 初审中
  • GD24-3281 董雅丽 初审中
  • GD24-2875 马光济 初审中
  • GD24-9283 汪文星 已录用
  • GT24-3251 王冬梅 已录用
  • GT25-2928 邝秀慧 初审中
  • GD24-2683 芮昶 已录用
  • GT25-2739 邹熙 已录用
  • GT25-6981 聂雨蝶 已录用
  • GT25-5028 石皓轩 已录用
  • GD24-2830 方扬 初审中
  • GD25-8327 唐易文 已录用
  • GT25-3487 肖静 初审中
  • GT25-6324 赵晓英 已录用
  • GD24-4929 左雨兰 已录用
  • GT24-3898 张雨泽 初审中
  • GT25-2376 陈盛英 已录用
  • GT25-5204 卓琳芳 初审中
  • GT25-1764 习书萱 已录用
  • GD24-3764 孙采艳 已录用
  • GD35-3217 赵莉 已录用
  • GD24-2874 严欣 已录用
  • GT25-5781 童安平 初审中
  • GD24-2893 肖迎春 已录用
  • GD25-2673 郑碧莹 已录用
  • GT25-1672 汪科 已录用
  • GD25-4292 赵鹏 已录用
  • GD24-8372 邬莉 已录用
  • GF25-6931 岳丽芳 初审中
  • GD24-2744 唐伟 已录用
  • GT25-1439 匡采文 已录用
  • GD25-3982 韩秋丽 已录用
  • GD25-3451 丁秋翠 初审中
  • GT25-2679 伍云梦 已录用
  • GD24-2875 周志强 初审中
  • GT25-4732 孟永嘉 已录用
期刊介绍

英文简介:Typical subjects discussed 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atigue address:Novel fatigue test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methods (new kinds of fatigue tests, critical evaluation of existing methods, in situ measurement of fatigue degradation, non-contact field measurements)Multiaxial fatigue and complex loading effects of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exploring state-of-the-art concepts in degradation under cyclic loadingFatigue in the very high cycle regime, including failure mode transitions from surface to subsurface, effects of surface treatment, processing, and loading conditionsModeling (including degradation processes and related driving forces, multiscale/multi-resolution methods, computational hierarchical and concurrent methods for coupled component and material responses, novel methods for notch root analysis, fracture mechanics, damage mechanics, crack growth kinetics, life prediction and durability, and prediction of stochastic fatigue behavior reflecting microstructure and service conditions)Models for early stages of fatigue crack formation and growth that explicitly consider microstructure and relevant materials science aspectsUnderstanding the influence or manufacturing and processing route on fatigue degradation, and embedding this understanding in more predictive schemes for mitigation and design against fatiguePrognosis and damage state awareness (including sensors, monitoring, methodology, interactive control, accelerated methods, data interpretation)Applications of technologies associated with fatigue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structural integrity and reliability. This includes issues related to design,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i.e., life cycle engineeringSmart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that can sense and mitigate fatigue degradationFatigue of devices and structures at small scales, including effects of process route and surfaces/interfaces.中文简介:(来自Google、百度翻译)《国际乏力杂志》上讨论的典型主题地址: 新颖乏力测试和表征方法 (新型乏力测试,现有方法的严格评估,乏力退化的原位测量,非接触场测量) 材料和结构的多轴乏力和复杂载荷效应,探索循环载荷下退化的最新概念处理和加载条件 建模 (包括退化过程和相关驱动力,多尺度/多分辨率方法,用于耦合组件和材料响应的计算分层和并发方法,缺口根分析的新颖方法,断裂力学,损伤力学,裂纹扩展动力学,寿命预测和耐久性,和反映微观结构和使用条件的随机乏力行为的预测) 乏力裂纹形成和生长早期阶段的模型,明确考虑微观结构和相关材料科学方面 了解乏力退化的影响或制造和加工路线,并将这种理解嵌入到更多的预测方案中,以缓解和设计疲劳 预测和损伤状态意识 (包括传感器,监测,方法论,交互式控制,加速方法,数据解释) 乏力相关的技术的应用及其对结构完整性和可靠性的影响。这包括与设计,操作和维护有关的问题,即生命周期工程 智能材料和结构,可以感知和减轻设备和结构的疲劳退化 小规模的疲劳,包括工艺路线和表面/界面的影响。

在线投稿
投稿指南
  • 来稿要求:

    论点新颖、论证严密、论据充足、文字精练;

  • 论文字数:

    5000字符-8000字符为宜,图表也要计算在内,不包括英文摘要关键词;

  • 标  题:

    文章标题要言简意赅,30字以内;作者署名:署真实姓名,注明作者单位、单位所在省市和邮政编码;

  • 摘  要:

    要用第三人称概括全文,300字以内;

  • 专用符号:

    名词、术语、数字、计量单位、标点符号和数学符号等,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外文人名、地名和术语需译成中文。

发表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