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第9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张怀海、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一级巡视员张国辉等领导出席会议并发表..
《智能矿山》(月刊,CN 10-1709/TN,ISSN 2096-9139)是由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主管、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主办,首个聚焦矿山智能化领域产学研用最新进展的综合性技术刊物,王国法院士担任杂志主编。 一、办刊宗旨 《智能矿山》杂志坚持“导向科学实用”的原则,宣传国家智能矿山建设的方针政策,报道智能矿山最新科研成果,交流智能矿山建设经验,推广智能矿山先进技术与装备,培养智能矿山科技人才。 二、刊载内容 主要刊载矿山智能化相关方针政策、技术与装备、建设与管理经验等。 三、栏目设置 开设特别策划、视角•观点、智能示范矿井、太阳石科普、革新•改造、学术园地(智能装备与机器人、智能监控与通信、透明地质与环保、智能采掘与运输、智能通风与安全、智能分选与储装)等栏目。 1.特别策划:包括企业专访、人物专访、卓越团队、封面文章、专题/特刊策划等,3000~5000字。 2.视角·观点:荟萃专家观点,共同探索智能化矿井建设模式与路径。要求观点鲜明,条理清晰,3000~5000字。 3.智能示范矿井:宣传推广智能化示范矿井建设模式与管理经验,相关高清图片不少于8张,3000~5000字。 4. 太阳石科普:紧扣煤炭能源领域的科普文章,包括但不限于煤炭的开采、加工、利用技术,环境影响及其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等方面,具有科学性、前沿性和普及性,字数2000字左右。 5.革新•改造:宣传分享生产一线中的发明创造、改革经验等实用技术与专利,要求实用易懂,2000字左右。 6.学术园地:主要刊登智能装备与机器人、智能监控与通信、透明地质与环保、智能采掘与运输、智能通风与安全、智能分选与储装等专业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新装备,要求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性,3000~5000字。 四、来稿要求及注意事项 1.本刊文稿要求原创,内容精悍、实用,逻辑清晰,形式可不限,无需理论、公式内容。 2.本刊全彩印刷,要求图文并茂,图片高清美观,倾向于选用场景照片及彩图。 3.来稿请注明第一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单位、职务、职称、学历、联系方式、重要业绩及荣誉等。 4.请勿一稿多投,并确保无学术不端行为。 5.《智能矿山》各栏目或专题文稿范例可登录http://www.chinamai.org.cn/qikanzhongxin/zhuanti网站免费下载。 6.本刊已许可与其合作的多媒体平台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如不同意在多媒体平台发布,请在来稿时注明。 五、编辑部联系方式 1.投稿网址:http://www.chinamai.org.cn(点击“期刊中心”) 2.投稿咨询:010-87986440/41/38,87986435-7102/7103 3. 编辑部邮箱:znks2020@126.com 4.地址:北京朝阳区和平街13区煤炭大厦《智能矿山》编辑部 六、杂志订阅 联系人:解媛媛 010-87986439 电子邮箱:343328333@qq.com 七、N+1全媒体平台 依托《智能矿山》杂志,联合《智能矿山》理事会、特约编辑团队,中国煤炭行业知识服务平台、智能矿山网、中国知网、万方、超星等网站和数据库,以及“智能矿山杂志”公众号、视频号、今日头条、百家号、微博,邮箱和短信群发平台、近百个行业微信群等媒体,打造全媒体发布模式,是智能化领域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最佳发布平台。 期刊刊载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图文并茂、实用易懂,以求人人愿意看、看得懂、用得上,以做智能矿山建设的深度报道者、智能矿山发展的全程记录者为己任,全面报道我国智能化示范矿井建设中的先进技术与应用情况,力争打造引领矿山智能化技术发展影响力大、覆盖范围广、传播力强的权威杂志,为加快推进我国智能化矿山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智能矿山》(月刊,CN 10-1709/TN,ISSN 2096-9139)是由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主管、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主办,首个聚焦矿山智能化领域产学研用最新进展的综合性技术刊物,王国法院士担任杂志主编。 一、办刊宗旨 《智能矿山》杂志坚持“导向科学实用”的原则,宣传国家智能矿山建设的方针政策,报道智能矿山最新科研成果,交流智能矿山建设经验,推广智能矿山先进技术与装备,培养智能矿山科技人才。 二、刊载内容 主要刊载矿山智能化相关方针政策、技术与装备、建设与管理经验等。 三、栏目设置 开设特别策划、视角•观点、智能示范矿井、太阳石科普、革新•改造、学术园地(智能装备与机器人、智能监控与通信、透明地质与环保、智能采掘与运输、智能通风与安全、智能分选与储装)等栏目。 1.特别策划:包括企业专访、人物专访、卓越团队、封面文章、专题/特刊策划等,3000~5000字。 2.视角·观点:荟萃专家观点,共同探索智能化矿井建设模式与路径。要求观点鲜明,条理清晰,3000~5000字。 3.智能示范矿井:宣传推广智能化示范矿井建设模式与管理经验,相关高清图片不少于8张,3000~5000字。 4. 太阳石科普:紧扣煤炭能源领域的科普文章,包括但不限于煤炭的开采、加工、利用技术,环境影响及其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等方面,具有科学性、前沿性和普及性,字数2000字左右。 5.革新•改造:宣传分享生产一线中的发明创造、改革经验等实用技术与专利,要求实用易懂,2000字左右。 6.学术园地:主要刊登智能装备与机器人、智能监控与通信、透明地质与环保、智能采掘与运输、智能通风与安全、智能分选与储装等专业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新装备,要求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性,3000~5000字。 四、来稿要求及注意事项 1.本刊文稿要求原创,内容精悍、实用,逻辑清晰,形式可不限,无需理论、公式内容。 2.本刊全彩印刷,要求图文并茂,图片高清美观,倾向于选用场景照片及彩图。 3.来稿请注明第一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单位、职务、职称、学历、联系方式、重要业绩及荣誉等。 4.请勿一稿多投,并确保无学术不端行为。 5.《智能矿山》各栏目或专题文稿范例可登录http://www.chinamai.org.cn/qikanzhongxin/zhuanti网站免费下载。 6.本刊已许可与其合作的多媒体平台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如不同意在多媒体平台发布,请在来稿时注明。 五、编辑部联系方式 1.投稿网址:http://www.chinamai.org.cn(点击“期刊中心”) 2.投稿咨询:010-87986440/41/38,87986435-7102/7103 3. 编辑部邮箱:znks2020@126.com 4.地址:北京朝阳区和平街13区煤炭大厦《智能矿山》编辑部 六、杂志订阅 联系人:解媛媛 010-87986439 电子邮箱:343328333@qq.com 七、N+1全媒体平台 依托《智能矿山》杂志,联合《智能矿山》理事会、特约编辑团队,中国煤炭行业知识服务平台、智能矿山网、中国知网、万方、超星等网站和数据库,以及“智能矿山杂志”公众号、视频号、今日头条、百家号、微博,邮箱和短信群发平台、近百个行业微信群等媒体,打造全媒体发布模式,是智能化领域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最佳发布平台。 期刊刊载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图文并茂、实用易懂,以求人人愿意看、看得懂、用得上,以做智能矿山建设的深度报道者、智能矿山发展的全程记录者为己任,全面报道我国智能化示范矿井建设中的先进技术与应用情况,力争打造引领矿山智能化技术发展影响力大、覆盖范围广、传播力强的权威杂志,为加快推进我国智能化矿山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来稿要求:
论点新颖、论证严密、论据充足、文字精练。论文字数:5000字符-8000字符为宜,图表也要计算在内,不包括英文摘要关键词。
标 题:
文章标题要言简意赅,30字以内。作者署名:署真实姓名,注明作者单位、单位所在省市和邮政编码。摘 要:要用第三人称概括全文,300字以内。
关 键 词:
用3~8个关键词术语反映论文主题。专用符号:名词、术语、数字、计量单位、标点符号和数学符号等,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外文人名、地名和术语需译成中文。
图表格式:
文中插图与表格放在相应正文之后,分别按出现顺序用图1、图2或表1、表2统一编号。插图应为黑白色,其序号、标题及注释居中放在图的下方,表格的序号及标题置于表格上方,表注放在表格的下方(建议:由于篇幅限制,除核心期刊外尽量不用或少用图表)。
正文注释:
采用尾注形式,注释号①,②,③等标在相应正文右上角。
章节体例:
章节标题为:一级标题不编号,用黑体居中排,二级标题不编号,用楷体放在相应的文字段首与正文空一字格接排正文。 三级标题分别用1.2.3.顺序编号。文中接排标题用(1),(2)编号。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置于正文之后,近5年的不少于3条,用[1],[2]……顺序编号,如文章中有内容需要解释请用尾注形式。参考文献不全者不能进入审稿阶段。{参考文献格式如下:(1)图书:作者.书名(版本)[M].出版所在地: 出版社,出版年:(1)页码.
(2)期刊:作者.题目[J].期刊名,年,卷(期):页码.
(3)电子参考文献:作者.题目[OL].(文章的发表日期).[本文引用日期].作者简介:来稿者请附个人简介,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民族,学历,工作单位,职称,研究方向,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及电子信箱。
一般情况下,您将在3个工作日内收到审稿结果。如文章有很强的时效性,请说明需要最晚刊发时间。
论文编号 | 作者姓名 | 论文题目 | 录用情况 |
---|---|---|---|
TG251-13579 | 韩丽炘 孟涛 温娟娟 刘晓琴 | 基于互联网的CBL+TBL教学法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 已录用 |
TG251-13681 | 邹隆强 杨清余 钟鸿路 李正南 陈 | 医学运动康复联合消肿止痛方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临床研究 | 已录用 |
TG251-13794 | 林雨慧 陈霄雯 郑颖彦 朱永凯 贾 | 基于SWOT模型的儿童专科医院临床研究发展策略分析 | 已录用 |
TG251-13762 | 郑鸿雁 |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肝脾不调型功能性肛门直肠痛的临床研究 | 已录用 |
TG251-13891 | 袁召1 赵会谢2 赵海深3 | 真武汤治疗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研究 | 已录用 |
TG251-13536 | 王杰1 张蕾蕾2 | 血脂和载脂蛋白水平与分化型甲状腺癌及其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探究 | 已录用 |
GD24-5203 | 单一青 高鹏慧 姚瑶 | 思维导图护理对宫颈癌患者行腹腔镜术后康复的影响 | 已录用 |
GD24-5217 | 林秀娟 梁静文 刘美仙 陈惠贤 | 加速康复外科管理模式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 已录用 |
GD24-5213 | 杨素雯 何洁芳 陈妙霞 廖景升 | 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对于宫颈癌晚期放疗患者依从性及自我效能的影响 | 已录用 |
GD24-5199 | 杨月惠 王凤婷 | 个体护理计划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 | 已录用 |
邮箱:cnkibianjibu@163.com
QQ:
扫码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