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第9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张怀海、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一级巡视员张国辉等领导出席会议并发表..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是由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联合国内外70多个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以联合体办刊方式主办的,经国家批准,中文版1986年创刊,英文版1989年创刊。中文版和英文版内容互不重复,有独立的刊号:ISSN 1000-4874/CN31-1399/TK(A辑,英文名Chinese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和ISSN 1001-6058/CN31-1563/T(B辑,英文名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Ser. B)。两刊都是全国性学报类学术刊物,国家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载能源开发、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利工程、机械工程、反应堆工程、石油化学工程、环境工程、生物工程诸领域中与水动力学学科有关的未曾公开发表的高水平的数学物理模型和方法、数值模拟、试验技术等原创性的研究论文、前沿研究综述和研究快报。 本刊B辑在上一世纪90年代初就是EI数据库核心期刊(Compandex)收录源。2006年起由Elsevier出版集团向全球公开发行电子版,可在Science Direct上全文检索该刊的论文。2008年起是SCI的收录期刊源,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2010年度SCI的影响因子是1.475。2012年在中国3533种科技期刊中被评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The Highest International Impact Academic Journal of China)。 A辑也被评为“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自2012年起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每期至少刊登4篇国外投稿的学术论文。A辑也自2008年起由Scoups数据库收录。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的学术影响力还体现在举办学术会议上,该刊自创刊起每年举办一届有百人以上参加的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至今已办了24届。每届研讨会选择优秀论文在本刊A,B辑上发表,还会发掘优秀青年人才培养,推荐进入本刊编委会。此外,还举办过三次国际水动力学学术会议。1994年由该刊编委会发起联合国内、外众多学术团体在中国无锡创办了国际水动力学学术会(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ydrodynamics, ICHD),此后ICHD成为每两年举办一届的有影响的国际会议,至今已办了10届,其中第九届ICHD,即ICHD-2010也是由《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编委会主办的,在中国上海举办。此外《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编委会还在2006年在中国上海组织举办了有百余人参加的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Conference of Global Chinese Scholars on Hydrodynamics)。 为扩大刊物的国际影响力,《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编委会还邀请了30余名国际著名水动力学专家担任本刊编委会的International Advisor和Invited Members。 本刊A辑的投稿邮箱是:jhdzhou@yahoo.com.cn ,B辑有两种投稿方式,一种是通过e-mail投稿,邮箱是jhdzhou@yahoo.com.cn ,另一种是通过Elsevier采编审稿系统EES网上投稿:http://ees.elsevier.com/HYDROD/ 。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是由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联合国内外70多个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以联合体办刊方式主办的,经国家批准,中文版1986年创刊,英文版1989年创刊。中文版和英文版内容互不重复,有独立的刊号:ISSN 1000-4874/CN31-1399/TK(A辑,英文名Chinese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和ISSN 1001-6058/CN31-1563/T(B辑,英文名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Ser. B)。两刊都是全国性学报类学术刊物,国家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载能源开发、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利工程、机械工程、反应堆工程、石油化学工程、环境工程、生物工程诸领域中与水动力学学科有关的未曾公开发表的高水平的数学物理模型和方法、数值模拟、试验技术等原创性的研究论文、前沿研究综述和研究快报。 本刊B辑在上一世纪90年代初就是EI数据库核心期刊(Compandex)收录源。2006年起由Elsevier出版集团向全球公开发行电子版,可在Science Direct上全文检索该刊的论文。2008年起是SCI的收录期刊源,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2010年度SCI的影响因子是1.475。2012年在中国3533种科技期刊中被评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The Highest International Impact Academic Journal of China)。 A辑也被评为“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自2012年起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每期至少刊登4篇国外投稿的学术论文。A辑也自2008年起由Scoups数据库收录。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的学术影响力还体现在举办学术会议上,该刊自创刊起每年举办一届有百人以上参加的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至今已办了24届。每届研讨会选择优秀论文在本刊A,B辑上发表,还会发掘优秀青年人才培养,推荐进入本刊编委会。此外,还举办过三次国际水动力学学术会议。1994年由该刊编委会发起联合国内、外众多学术团体在中国无锡创办了国际水动力学学术会(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ydrodynamics, ICHD),此后ICHD成为每两年举办一届的有影响的国际会议,至今已办了10届,其中第九届ICHD,即ICHD-2010也是由《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编委会主办的,在中国上海举办。此外《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编委会还在2006年在中国上海组织举办了有百余人参加的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Conference of Global Chinese Scholars on Hydrodynamics)。 为扩大刊物的国际影响力,《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编委会还邀请了30余名国际著名水动力学专家担任本刊编委会的International Advisor和Invited Members。 本刊A辑的投稿邮箱是:jhdzhou@yahoo.com.cn ,B辑有两种投稿方式,一种是通过e-mail投稿,邮箱是jhdzhou@yahoo.com.cn ,另一种是通过Elsevier采编审稿系统EES网上投稿:http://ees.elsevier.com/HYDROD/ 。
来稿要求:
论点新颖、论证严密、论据充足、文字精练。论文字数:5000字符-8000字符为宜,图表也要计算在内,不包括英文摘要关键词。
标 题:
文章标题要言简意赅,30字以内。作者署名:署真实姓名,注明作者单位、单位所在省市和邮政编码。摘 要:要用第三人称概括全文,300字以内。
关 键 词:
用3~8个关键词术语反映论文主题。专用符号:名词、术语、数字、计量单位、标点符号和数学符号等,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外文人名、地名和术语需译成中文。
图表格式:
文中插图与表格放在相应正文之后,分别按出现顺序用图1、图2或表1、表2统一编号。插图应为黑白色,其序号、标题及注释居中放在图的下方,表格的序号及标题置于表格上方,表注放在表格的下方(建议:由于篇幅限制,除核心期刊外尽量不用或少用图表)。
正文注释:
采用尾注形式,注释号①,②,③等标在相应正文右上角。
章节体例:
章节标题为:一级标题不编号,用黑体居中排,二级标题不编号,用楷体放在相应的文字段首与正文空一字格接排正文。 三级标题分别用1.2.3.顺序编号。文中接排标题用(1),(2)编号。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置于正文之后,近5年的不少于3条,用[1],[2]……顺序编号,如文章中有内容需要解释请用尾注形式。参考文献不全者不能进入审稿阶段。{参考文献格式如下:(1)图书:作者.书名(版本)[M].出版所在地: 出版社,出版年:(1)页码.
(2)期刊:作者.题目[J].期刊名,年,卷(期):页码.
(3)电子参考文献:作者.题目[OL].(文章的发表日期).[本文引用日期].作者简介:来稿者请附个人简介,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民族,学历,工作单位,职称,研究方向,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及电子信箱。
一般情况下,您将在3个工作日内收到审稿结果。如文章有很强的时效性,请说明需要最晚刊发时间。
论文编号 | 作者姓名 | 论文题目 | 录用情况 |
---|---|---|---|
TG251-13579 | 韩丽炘 孟涛 温娟娟 刘晓琴 | 基于互联网的CBL+TBL教学法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 已录用 |
TG251-13681 | 邹隆强 杨清余 钟鸿路 李正南 陈 | 医学运动康复联合消肿止痛方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临床研究 | 已录用 |
TG251-13794 | 林雨慧 陈霄雯 郑颖彦 朱永凯 贾 | 基于SWOT模型的儿童专科医院临床研究发展策略分析 | 已录用 |
TG251-13762 | 郑鸿雁 |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肝脾不调型功能性肛门直肠痛的临床研究 | 已录用 |
TG251-13891 | 袁召1 赵会谢2 赵海深3 | 真武汤治疗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研究 | 已录用 |
TG251-13536 | 王杰1 张蕾蕾2 | 血脂和载脂蛋白水平与分化型甲状腺癌及其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探究 | 已录用 |
GD24-5203 | 单一青 高鹏慧 姚瑶 | 思维导图护理对宫颈癌患者行腹腔镜术后康复的影响 | 已录用 |
GD24-5217 | 林秀娟 梁静文 刘美仙 陈惠贤 | 加速康复外科管理模式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 已录用 |
GD24-5213 | 杨素雯 何洁芳 陈妙霞 廖景升 | 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对于宫颈癌晚期放疗患者依从性及自我效能的影响 | 已录用 |
GD24-5199 | 杨月惠 王凤婷 | 个体护理计划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 | 已录用 |
邮箱:cnkibianjibu@163.com
QQ:
扫码联系: